公司新闻2025-07-10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历经两次重大能源转型:第一次是17世纪中叶,煤炭取代薪柴,人类步入“煤炭时代”;第二次是20世纪60年代,石油取代煤炭,人类进入“石油时代”。现如今,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第三次重大能源转型,下一个时代将是“新能源时代” 。
无论是进入"煤炭时代"还是"石油时代",其转型的主要驱动力都源于化石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在转型过程中,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社会生活也得到极大改善。而此次人类社会向"新能源时代"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进行的——若无法在既定时限内完成转型,温室效应将持续加剧,甚至直接威胁人类生存。
虽然马斯克的火星探索计划时不时抢夺着科技爱好者的眼球,但世界各国的精英群体明白,向外太空移民终究只是一小部分最富有的精英们的游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从更加务实的角度出发,鉴于全球变暖不利影响和实现"双碳"目标,人类或许可以从地球本身寻找答案——地磁能。
广东大同世界磁电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首台地磁能发电机正式发布
广东大同世界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地磁能电力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科技企业,汇聚了一批能源、机电、电磁学及基础物理等领域的顶尖人才,经过8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地磁能发电机,并于7月9日在广东深圳发布。
发布会现场多位重量级嘉宾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中国海关学会副会长温珍才先生;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腐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海先生;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分中心产品认证部部长杨友东先生;香港卫视执行董事伍凯先生;国际院士科技创新中心副秘书长孙波女士;联合国高级别政治论坛中国青年代表李思雅小姐…等。
现场介绍核心技术方面,“太空小子”地磁能发电机集成了四大自主创新技术模块:1)磁极瞬间转换技术,通过高精度数控系统实现微秒级磁极切换;2)杠杆式扭矩放大系统,采用复合杠杆结构和磁悬浮轴承提升扭矩输出;3)地磁能聚焦变压系统,通过环形闭合磁路放大微弱地磁场强度;4)粒子加速式磁场强化,布置多组聚焦系统形成闭环强磁场。这些技术协同作用,解决了地磁场强度不足、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难题,实现了高效稳定的电能输出。
“这相当于在足球场上收集一片落叶的能量,再把它放大成可以推动汽车的动力。”大同世界磁电科技技术负责人表示,单台标准机组可持续稳定输出电力,且完全不受昼夜交替、阴晴雨雪等环境因素影响,填补了太阳能、风能发电不稳定的技术空白。
日发电量最高20度,地磁能发电机的硬核供电之路
在应用场景方面,目前该技术已成功转化为两大系列产品:首先是"太空小子"便携式发电机系列,作为全球首款户外应急便携电源,可在零下23度至57度的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并且“太空小子”专业版本日发电量最高可达15度到20度,相当于在户外可满足100部智能手机充电的同时顺便煮火锅。该产品还可以应用于偏远山村、孤岛、无人区等特殊场景,为其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保障。
其次是"黑洞一号"车载发电机系列,针对电动车续航需求开发,可提供稳定电力供应。该系统可直接集成到电动汽车中,通过持续的地磁能发电转换,让电车长途驾驶不再受制于充电桩的分布,实现电车自带充电桩。
发布会现场,一位美女骑手驾驶着一台纯粹利用地磁能发电机发出来的电作为动力的摩托缓缓的绕场三周,见证了地磁能发电机商业应用场景的突破性进展。
“中国方案”崛起:地磁能或重塑未来能源格局
新能源领域专家指出:"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可能重构全球能源秩序。就像页岩气革命彻底改变了美国能源格局一样,地磁能技术或将成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一张靓丽名片。"他进一步分析说,该技术若能实现规模化应用,将有效解决新能源发展中的"靠天吃饭"难题,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重要支撑。这标志着人类利用地磁能新纪元的开启,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全新的技术路径。